研讨活动第一环节,是由佛山市第四中学何敏亮老师执教的作文课——《让“联”成为锦上之花》。何老师的课堂以时评作文片段教学为重要切入点,通过联系以往的作文训练方式,重点指引学生把握“引议联结”中“联”的妙用,为学生的作文提升开辟了新思路。“联系生活”就是要关注当下,关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活动。何老师提出,“大事件,大人物固然要关注,小生活,小细节也不可忽视”。何老师提醒学生作文写作应关注现实,写出自己的观察和思考。课堂上,气氛热烈,师生互动密切,学生们获益良多。
紧接着,禅城区高中语文教研基地副主任兼主持人、佛山三中语文科组长罗敬雄老师做了题为《时评作文片段训练》的专题讲座分享。罗老师向与会老师们介绍了佛山三中2019届语文高考取得的优异成绩,并指出作文在高考中的重要性。对于备考中关于作文训练的策略,罗老师则选取了时评作文教学的视角,从时评的选题到作文片段的训练,高屋建瓴地给出了独到的见解。罗老师认为,时评类作文选材,需要立足于“立德树人、具思辨性、新近发生”的鲜活材料,用“鲜”的材料,训练“活”的思考。“平时听电台广播,听到一个新闻,然后就思考是否可以用来做作文训练素材”,罗老师调侃道“这成了我们语文人的职业病了”。当然,更为关键的环境在于训练的落到实处,学生的时评作文训练需要讲究一定的策略。在具体落实训练的环节,主要从“标题、提纲、开头、主体、结尾”等关键节点进行训练。“关注时政,巧妙选材,针对训练”,坚信持之以恒的付出,便会有美好的收获。
之后,禅城区高中语文教研基地副主任、佛山三中行政管理中心主任姚巍老师主持了评课、研讨活动。佛山二中科组长、省特级教师周鸿波老师在点评时说:今天的公开课和讲座很好地体现了“以学定教、扎实有效、有的放矢、学有所获、一课一得、可望可及;边悟边练、灵动不僵;读写结合、相得益彰”的特点。
禅城区兼职教研员、佛山三中刘凡珍老师在谈到自己听了公开课和讲座后的感想时说:片段作文的训练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科核心素养,特别是训练学生的聚焦思维和发散思维,三中语文科组的老师把新闻素材引入时评写作分点训练,对各个要点步步为营、逐一攻破的做法非常具体、扎实、有效。刘凡珍老师还结合自己的实践谈到罗老师的讲座让人看到难能可贵的一点是三中语文老师在教学实践中积极落实新课标精神,有主动开发课程教学资源的意识;自觉地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开发者和运用者;因而能够不断推动语文教学向前发展,在高考中作出大贡献。
最后,禅城区语文科教研员郭柏中老师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总结性发言。他充分肯定了今天上课老师和开讲座老师的表现;同时他在结合近期到河北石家庄、衡水几间学校考察的体会鼓励禅城区语文教师时表示:越是把禅城区语文老师放到更大范围来比较越是感觉到禅城区语文老师的优秀;希望大家充满自信;坚持“以人为本”的精神,苦干加巧干,我们的语文教学实效一定不断提升。
参加这次教研活动的还有禅城区教育发展中心教研室主任李安清、佛山三中佘光辉校长、刘闻书记、李文清副校长。